乐看书网 > 武侠修真 > 踏路追仙传 > 第三百八十八章 雷公山

第三百八十八章 雷公山

边把青燕盾拿了出来,递给江天。

    江天看了看,这个青燕盾,确实是一件宝物,正好自己现在缺一件防御法器。

    正好这段期间炼化了,也好准备准备,等待九黎秘境的开启。

    就这样,江天和小蛮进了院子后,小蛮知道江天要参加了九黎秘境,还特意与江天说了许多九黎秘境的事情。

    二人聊了好一阵时间,小蛮就回去了,同样她也需要做一些准备,江天也知道了九黎秘境一些情况。

    虽然对于南蛮修士来说是一种机缘,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九黎秘境里以前存在的许多蛮兽和妖兽,甚至有一些蛮兽和妖兽都已经达到了妖丹期,不可谓不凶险。

    这也只是九黎秘境的一方面,许多危险并不是只来自这些蛮兽和妖兽,还有许多的危险来自于他族的修士,江天想道。

    “果然,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呀!机缘风险始终相伴,只有活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如今距离九黎秘境开启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过在此之前,江天还需要好好准备。

    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炼制一些丹药作为补给,还有关于刍灵木偶的炼制,自从上次刍灵木偶报废,是时候重新炼制一个了。

    刍灵木偶的报废,不仅不让江天想起洪井天这个人,这小子每一次见到他,总能给江天一个意外,有机会还是要除掉这个祸患,这个洪井天自从摔落陨落渊后,身上的气息越来越奇怪,让自己很是排斥。

    不知道下次再见面时,洪井天又是何种修为!总之,让江天可不敢放松呀!

    江天先取出一些炼制清灵丹、阴神丹和培元丹的材料,阴神丹的材料虽然中途补充了一些,但是自己用了许多,倒是没有多少了,清灵丹和培元丹的材料是最多的。

    就这样一开炉炼制就是一天,炼制了不少丹药后,江天就询问院子里的护卫,前往白氏部族买卖物资的地方。

    让江天意外的是,在白氏部族买卖物资的地方,虽然只有一个,但是里面的东西倒是挺全的。

    最主要的是这里许多的灵药,很多价格都比在中州的时候便宜,不过上了年份的灵药价格也不会便宜多少。

    在江天旁敲侧击下,才知道在南蛮之地多山,更有十万大山,所以灵药资源非常丰富,才导致灵药的价格普遍不低。

    江天还看到了白氏部族售卖的可以提升灵力的丹药,也顺便购买几颗,特别是在这里,像以前江天寻找刍灵木偶很久才找寻到的寄魂藤,这个主材,在这里却有不少。

    还有关于阴神丹的炼制的材料,在中州难得一见的材料,倒是在这里有不少。

    江天自然不会放过,花了不少的灵石,顺着这次购买了也买了许多,足够用上一段时间了。

    这次以这么便宜的价格,购买了这么多的灵药材料,着实让江天开心不少。

    其实一个人的开心很简单,譬如,一下子买了这么多的便宜的药材,遇到熟悉的老友。

    回去后,江天就开始风风火火的准备着,把材料分类好,放好后,就取出炼制刍灵木偶的材料,寄魂藤和血茅草这两种材料。

    然后按照刍灵木偶的炼制方法开始炼制,随着江天把炼制好的刍灵木偶还有自己的鲜血滴在上面,元神之力分割完毕。

    最后在符笔的挥动下,一个新的刍灵木偶就这样炼制成功了,下一步就是需要一段时间好好蕴养一番。

    把整个刍灵木偶炼制完毕,江天只感觉很是虚脱,主要是自己精血和元神之力的损耗,赶紧取出疗伤的丹药,还有一颗阴神丹服用了下去。

    随着修为的提升,要想刍灵木偶有作用,炼制时肯定需要更多的精血和元神之力。

    后面恢复的这段时间,江天又炼制了一些丹药备用,青燕盾也炼化成功了。

    就这样约莫过了大半个月,江天也灵力和元神之力都恢复到了巅峰的状态,感觉到隐隐满溢的灵力,这是距离突破不远了。

    而这时刍灵木偶,也已经蕴养完毕,这段时间还按照大祭司的要求说法,修炼了白氏部族的嫡传功法,传说是传自十二祖巫帝江所修行的功法,名字叫做帝流神蝶功,这也是为了江天不会受到九黎秘境的排斥。

    江天也把帝流神蝶功熟悉了不少,丹田里灵力可以在帝流神蝶功的灵力和五行幻火功的灵力之间相互转化。

    又过了几天后,江天收到了一个消息,明早就是出发前去九黎秘境的开启的地方,这个开启九黎秘境的地方,便是所有南蛮修士心目中的圣山——雷公山。

    翌日,小蛮就早早的来到了江天居住的地方,与江天一起来到了白氏部族之前的蚩尤雕像处,在白堂祭祀带领下,与白氏族人好好祭祀一番后。

    在白氏部族众族人期望的目光下,白堂祭祀御使着自己的法宝,带着江天,还有小蛮等五位参加九黎秘境的筑基后期的族人,对着雷公山飞去。

    经过小近半个月的赶路,江天一众人终于来到了南蛮之地的中心,同样这里也是南蛮十万大山的中心,更是南蛮十万大山山脉的主峰,也就是雷公山。

    “都打起精神了!雷公山到了!”正在御使着法宝的白堂祭祀,看着在法宝上打坐修行的五人说道。